2021年12月,汪懿成为了闵行区第七届人大代表。汪懿负责莘庄综合交通枢纽上盖项目开发,由于项目的特殊性,不仅涉及城市综合体的开发,艺术场馆的运营,更包括莘庄综合交通枢纽的改造更新。出于职业习惯,汪懿总是会从受众、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她对交通规划、交通设施管理,市民日常出行、生活购物、文化消费等涉及“15分钟生活圈”的事情会特别关注。
建设人行联络通道 发挥协同效应
众所周知,2035年,闵行将建成两个城市副中心,一个是莘庄主城副中心,另一个是虹桥主城副中心。
其实闵行的这两个城市副中心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依托交通枢纽进行辐射性发展,但是目前,虹桥和莘庄都处于各自独立发挥作用的状态,如果这两大枢纽能够实现物理连接,那绝对是1+1大于2的协同效应,不仅大大提升了莘庄与虹桥之间公交出行的便捷度,真正实现了虹桥国际开放区的向南拓展,同时,还将带动闵行南部大零号湾的北向发力。”汪懿说。
由于种种原因,机场联络线的规划线路绕开了莘庄,好在经过虹桥枢纽的市域铁路在莘庄有站点,位置在凯德龙之梦旁边的莘建东路上,但该站点距离莘庄综合交通枢纽还有大约500米的距离,这段距离很尴尬,公交仅一站路,步行则要经过3个红绿灯,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交织的换乘体验不佳,这也与莘庄主城副中心的定位不相匹配。
因此,汪懿提交了《关于建设嘉闵线莘建东路站与莘庄综合交通枢纽联络通道的建议》,希望区交通委及莘庄镇有关部门能够研究在嘉闵线莘建东路站与莘庄综合交通枢纽之间建设一条人行联络通道,使莘庄综合交通枢纽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这闵行区内两大TOD功能区能衔接起来,发挥协同效应,在闵行“南北联动、双核辐射”的空间规划战略中发挥作用,实现闵行中部崛起的发展目标。
相关部门回复
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区交通委在人代会结束后就立刻组织了沟通会,会后,区交通委就委托市政院制定两站联络通道的研究方案。今年4月底,汪懿接到了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的电话,表示联络通道建设时间长、资金量大、涉及部门多,但是区人大将与汪懿一起,努力推动方案落地,汪懿备受鼓舞。很快,5月中旬,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就组织召开了两站联络通道的专题沟通会,区镇两级相关部门参加会议。
7月17日,在2023年第二季度区情通报会上,区政府就城市建设工作作专题通报,特别提到了嘉闵线莘建路站与莘庄站两站联络通道的工作。目前,正在对市政院出的新方案,结合联络通道途径的周边地块进行方案研究,一起算好交通账、经济账与民生账。
汪懿表示,“我的履职时间不长,只有1年8个月,但是区人大提供了非常多的培训课程,邀请了许多优秀的人大代表为我们做讲座,传授经验,让我越来越明白身为人大代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未来,汪懿表示,她会关注:
1.在现代化城市治理方面,会关注莘庄地区菜市场的改造升级,因为经过三年疫情,许多民营菜场都处在生存边缘苦苦挣扎,而老百姓则希望日常的买菜环境能更加干净、明亮,菜品的品质更高、种类更丰富,所以希望主管部门,能创新理念、提高质量,向中心城区看齐,让莘庄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也能朝着现代化主城区迈进; 2.在数字治理赋能方面,会关注数字便民能真正落到百姓的实际生活需求上,比如居民如何便捷地找到家庭医生,户口、身份证办理的快速查询和预约,希望有更多便民服务能在随申办的“闵行旗舰店”中实现一网通办;
3.在提升经济消费活力方面,希望商业主管部门能结合闵行对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提炼闵行的消费特色,擦亮闵行消费的金字招牌,满足居民日益提升的消费质量需求。
来源:“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